媒体湖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解码交通强国密码赓续育人初心使命

新闻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磁湖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4月25日,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复兴号上触摸中国速度”为主题,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红色研学之旅。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洁带队,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24级“优师计划”班全体学生参与。

触摸时代脉搏,见证中国速度

“作为华中地区交通枢纽,武汉站以‘黄鹤展翅’之姿,成为新时代中国高铁发展的缩影。”师生们跟随讲解员,从东进站口B区观光长廊出发,俯瞰站台全貌,感受“千年鹤归、中部崛起”设计的匠心独运;在西广厅文化展台前,深入了解武汉站“裸眼3D屏”“综合服务中心”等智慧化服务升级成果,体悟“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乘务中心,同学们近距离观摩高铁运行“大脑中枢”,学习CTC-3列车控制系统、高铁核心速度曲线等核心技术,深刻领会“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

活动还特别设置消防控制室、礼仪操互动、铁路安全宣讲等环节。在消防控制室内,师生通过观摩智能化消防系统和泵房设备,深入了解了现代化车站的应急保障机制。铁路公安干警同志结合真实案例,以反诈宣传、应急逃生技巧讲解为主要内容,为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必修课”,切实筑牢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师生们与武汉站“头雁”党员突击队队员进行了交流,聆听了他们在2020年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坚守车站70余天,架起抗疫物资运输生命线的动人故事,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学习榜样、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干事创业精神和行动担当自觉。

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

走进武汉二七纪念馆,泛黄的工票、斑驳的铁路信号灯、还原历史的场景雕塑,将师生们带回到1923年那场震撼人心的工人运动,大家深刻感悟“二七精神”中“团结奋斗、敢于斗争”的内涵。1923年的血与火,铸就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丰碑;新时代的铁路发展,续写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二七精神是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24级优师生表示作为未来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

锤炼强国本领,践行工匠精神

在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师生们沉浸式体验高铁驾驶仿真系统,学习轨道供电、信号调度等专业知识,并通过沙盘模拟了解高铁“全产业链”协同运作模式,深刻理解“交通强国”战略的系统性工程。训练段负责人介绍说到“高铁的‘中国标准’背后,是无数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发展,生动印证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论断。通过实地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荆楚优师计划”的践行者,不仅要夯实理论功底,更要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未来扎根基层教育一线,以教育之力托举创新人才,为锻造新时代“大国工匠”注入源头活水。

本次实践活动是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的生动实践,将思政课堂搬到高铁站台、红色场馆与技能车间,让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读懂“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奋斗史诗,让教师在更鲜活的案例中讲深讲透思政课。站在新征程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将以历史主动精神锚定育人坐标,将高铁创新发展的“速度与激情”、二七精神的“信仰之光”、技能训练的“工匠之魂”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以新发展理念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在基层教育一线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50428/2088273.s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