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由黄石港区残联、湖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黄石港区覆盆山社区残协承办的 “爱心英语角・助残暖童心” 志愿活动在覆盆山社区温情开展。湖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孙悦带领 5 名留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不仅为社区孩童(含残疾儿童家庭子女)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英语互动课堂,更以公益助残为底色,用跨国爱心为社区儿童家庭送去了暖心陪伴。
活动现场,社区的孩子们早早围坐等候,其中不少是残疾儿童家庭的孩子 —— 他们或许平时少有机会接触国际化互动场景,但此刻眼中满是对交流的期待。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弟和高朋带着亲切的笑容开启课堂,从 “Hello”“How are you” 等基础问候教起,用夸张的表情、生动的手势化解孩子们的羞涩。
“感谢怎么说呀?” 一名残疾儿童的家长轻声引导孩子提问,留学生立刻拿起教具示范发音,还蹲下身和孩子击掌鼓励。针对部分孩子的内向性格,志愿者们特意放慢节奏,通过 “单词接龙”“情景扮演” 等小游戏拉近距离。渐渐地,孩子们从小声跟读变成主动举手,稚嫩的英语声里,藏着残疾儿童家庭难得的轻松与欢笑。这场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英语,更让残疾儿童家庭感受到 “被关注” 的温暖 —— 活动特意准备了适合儿童的小文具,志愿者们亲手送到每个孩子手中,用细节传递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助残初心。
此次活动是黄石港区残联 “自强宣讲进社区” 系列服务的生动实践,也是多方力量联动的暖心成果:黄石港区残联统筹资源,为活动提供支持;湖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发挥留学生语言优势,让公益服务兼具 “国际化” 与 “接地气”;覆盆山社区残协则提前摸排社区儿童家庭需求,重点关注残疾儿童、困境儿童家庭,确保服务精准触达。
留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是 “老师”,更是 “陪伴者”。课后,他们主动和残疾儿童家长交流,用简单的中文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们纷纷感慨:“平时带孩子出门不方便,这样的活动送到家门口,还能接触到外国朋友,孩子今天特别开心。” 这份跨越国界的爱心,让公益助残不再是 “单向帮扶”,而是变成了 “双向温暖”—— 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 “助残不分国界”,也让社区看到了多方协作的力量。
对社区儿童来说,这堂英语课是 “家门口的国际体验”:残疾儿童家庭的孩子在互动中打开了视野,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会了尊重与包容。而对留学生而言,与残疾儿童家庭的接触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 “助残扶弱” 的社会氛围 —— 有志愿者在活动后说:“看到家长们温柔陪伴孩子,社区为他们准备无障碍座椅,我感受到了这里的温暖,也想一直参与这样的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黄石港区残联、湖师国际学院与覆盆山社区残协 “助残 + 公益 + 文化” 融合的尝试。未来,三方将继续联动,依托 “爱心英语角” 打造常态化助残服务,结合留学生优势开展更多适合儿童家庭的活动,让跨国爱心持续为残疾儿童家庭 “续航”,让公益助残的暖流在社区长久流淌。
原文链接:https://app.hsgd.net.cn/p/40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