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营造浓厚校园书香氛围,5月22日下午,在艺术设计大楼报告厅2J01,图书馆举行以“历代重要唐诗选本及其选择——《钱钟书选唐诗》导读”为主题的第五期“悦書堂”活动。我校文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文学院院长、校学术带头人景遐东,为师生们解读了一部可供大众品读唐诗的独特选本《钱钟书选唐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唐诗爱好者等参加活动。
景遐东教授介绍了展现唐诗“全”貌的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编的《全唐诗》、当代学者陈尚君先生编的《全唐诗补编》和《唐五代全编》。陈尚君《唐五代全编》穷尽现有文献,重编唐五代诗,全书共1225卷、50册,逾1800万字,收诗人近4000名,诗55000余首,是可以取代《全唐诗》收录唐诗最全最好的集成文献。景遐东教授认为,全集数量多,不适合一般学习欣赏唐诗,即使是专门研究唐诗,全集只是众多唐诗文献的一部分,且非最重要的部分。专门研究唐诗首先必须利用唐人别集,尤其是权威的别集校点本,校注(笺)本,笺注本、笺证本、笺释本,评点本、集评本。阅读欣赏唐诗,应该阅读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诗歌,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合适的高质量的唐诗选本。
讲座中,景遐东教授讲解了唐、宋、金、元、明、清重要唐诗选本。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宋代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清代孙洙《唐诗三百首》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景遐东教授指出,古代唐诗选本体例不同,选录的标准因选家的诗学观点与美学趣味而异,且时间久远,尽管各有特色,但均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偏见和时代局限。建国后,唐诗研究成为热点,形成“唐诗学”,唐诗选种类繁多,适合阅读欣赏,质量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唐诗选本,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马茂元《唐诗选》等。
景遐东教授谈到,《钱钟书选唐诗》是钱钟书为家人阅读欣赏而选的诗集,在1983到1991年间,由钱钟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而成的一部唐诗选手稿整理而成。原始手稿由杨绛题名:《全唐诗》录,杨绛日课;“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堪称当代“家塾本”唐诗选。《钱钟书选唐诗》特色鲜明。第一,数量适中,较全面体现了唐诗的风貌。第二,个性鲜明,坚持个人的选录标准,不趋时、不从俗。第三,改变以往唐诗选重初盛唐忽视中晚唐、重李白王维等大家忽视众多个性突出的小家的偏颇。第四,展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家庭亲情与诗书生活,同时又是集诗歌、诗评、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选本,颇具鉴赏性和审美价值。
景遐东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内容丰富多彩,阐述生动形象,见解深刻独到,既有现实热度,又有文化厚度。在互动环节,景遐东教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悦書堂”是“书香致远·典亮师大”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一。“悦書堂”通过“三个一”讲堂活动即每场邀请一位学者嘉宾,导读一本经典书籍,每位参与者制作一份“悦書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进校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读书氛围。(通讯员 唐秀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