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9月20日,第八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智库对话在美丽的黄石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全国台湾研究会特别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承办,湖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协办。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中央台办研究局副局长龙虎,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张丹青,中共黄石市委常委俞远汉,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查道林、湖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彭南生主持开幕式。来自海峡两岸从事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研究的一百多位学者专家与涉台实务工作者及媒体记者,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王卫星副会长在开幕式上首先代表全国台湾研究会热烈祝贺研讨会的举办,他表示,黄石在抗战初期作为武汉三镇的门户,为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图谋作出过重要贡献。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在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这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大增长,反对霸权主义力量的大增长,维护战后秩序力量的大增长。中国人民建设强大的军队,是为了结束百年屈辱、不再任外人宰割。绝不是为了谋求霸权、称霸世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这是数万万中国人民14年浴血奋战铸就的,是3500万巨大民族牺牲换来的,是两岸同胞用生命和热血塑造的。回望抗战历史,最深刻的启示莫过于“团结则兴,分裂则亡”。抗战精神是两岸同胞携手推进祖国统一的精神旗帜,所蕴含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恰是打破分裂壁垒的关键:提醒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共享“抵御外侮、共赴国难”的集体记忆,“台独”分裂行径不仅违背历史潮流,更会让民族再次面临风险。两岸虽有分歧,但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却有着共同的记忆、共同价值和立场,绝不能任由赖清德当局篡改抗战历史、割裂民族血脉、随意歪曲抹杀。谁分裂祖国,谁就与日本帝国主义一样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谁敌视中国,谁就会为自己制造14亿5千万个敌人,并将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民进党赖清德之流没有任何资格和能力予以颠覆,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的路,只会是死路一条!台湾同胞应认清历史大势,主动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进程中,参与到“两制”方案的设计之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国家区域发展计划之中,这既是贡献力量,也是共享机遇,实现共同发展,推动祖国统一。
中共黄石市委常委俞远汉致辞时介绍了黄石的基本情况并指出,黄石与台湾联系紧密,经贸互动成效显著。目前,在黄台资企业有11家,汇聚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台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台资经济规模今年有望突破150亿元。台资经济的强劲发展,黄台经贸的深度融合,带动两地交流交往不断深化。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使命。本次高端智库对话活动在黄石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深入研讨,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建言献策。
湖北师范大学李宏书记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守望相助,共同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历史。当前,我们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台海形势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需要集中全民族的智慧进行深入探讨。“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智库对话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通过学术交流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增进互信。衷心希望两岸学者进一步加强对话,在交流交往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查道林副书记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向与会的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相关部门的指导、相关单位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介绍了华师和台亚中心的情况以及研讨会的历程进而指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智库对话会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两岸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本届对话会以“同向把握历史大势 同心续写复兴华章”为主题展开研讨。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两岸学者的智慧,共谋破解两岸当前困境之策,协商两岸共创民族绵长福祉之路,为推动国家统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开幕式结束之后,两岸学者在“同向把握历史大势 同心续写复兴华章”主题之下,围绕“推动两岸社会对话与巩固两岸民间互动基础、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反‘台独’反干涉与维护台海和平、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据悉,会议共收到来自港澳台及大陆学者的83篇学术论文,很多年轻学者的参与并贡献了高质量有分量的论文,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摄影 学通社叶双鸣、潘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