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21日-22日,湖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姜少平一行深入校内17个二级学院,举行“二级众创空间”授牌仪式。这标志着学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载体、辐射各学院的“1+N”双创模式全面落地。此举旨在打通创新创业教育“最后一公里”,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双创实践生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1+N”模式破局:从单点示范到全域联动
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1+N”模式的核心引擎,长期承担着项目孵化、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的枢纽功能。此次向17个二级学院延伸设立众创空间,是通过“中心辐射、多点开花”的策略,将双创教育深度嵌入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中。各学院众创空间将依托本院实验室、产学研平台及师资力量,开展定制化双创实践,聚焦文化创意IP开发、科技攻关、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向,形成“一院一品”的双创品牌。
授牌仪式:从“空间挂牌”到“生态赋能”
姜少平强调,二级众创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双创教育理念的深化。学校将以空间为载体,推动“赛教融合”“思创共生”,让学生从参赛者成长为真正的创新者。各学院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优化双创课程体系,开放实验资源,引入产业导师,打造“零门槛、低成本、专业化”的双创土壤。
双创教育升级:大赛驱动、思维先行、全程孵化
在“国创赛”“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二级众创空间将成为培育优质项目的前沿阵地。学校计划以二级众创空间为枢纽,系统性实施“师资引领+学生实践”的双线赋能计划。一方面,重点打造“专创融合师资班”,旨在培养一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队伍,将前沿创新思维与行业实战经验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面向具有潜质项目的学生团队开设“创新创业强化班”,通过模块化课程、一对一导师辅导、模拟路演以及与投融资对接,进行全链条、实战化的项目培育与加速,切实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与落地转化率。
此次授牌不仅是湖北师范大学双创教育改革的一次纵深推进,更是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在“1+N”模式的催化下,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正悄然萌发,静待花开满园。